跳到主要內容

🧳【創新育成快訊 Vol. 023】生成式AI進階應用指南:學校職工的全方位實戰手冊

  

本篇文章由 Claude 整理

李興旺 / 長庚科大創新育成中心

適用對象:教師、行政人員、學生
核心目標:精進人工智慧運用技巧、減輕工作負擔、培養批判性思考、激發創新動力


前言:從「會用」到「精用」的關鍵轉變

當生成式 AI 已成為日常工具,我們面臨的挑戰不再是「如何使用」,而是:

  • 如何用得更精準? 讓 AI 輸出符合專業標準的內容
  • 如何建立批判思維? 不盲目接受 AI 答案,主動挑戰與驗證
  • 如何釋放創造力? 將 AI 從執行工具轉變為思維夥伴

本指南將帶您突破基礎應用,掌握進階策略,甚至開啟斜槓工作的可能性。


一、教學研究:深度內容的高效產出

📚 教案與教材的結構化生成

NotebookLM:零幻覺的知識管理中心

  • 核心優勢: 完全基於您上傳的資料回答問題,有效避免 AI 編造內容
  • 實戰流程:
    1. 上傳多達 50 個資料來源(PDF、YouTube 連結、網頁等)
    2. 要求生成「心智圖」快速掌握知識架構
    3. 生成「簡報文件」提供 CEO 級別的精煉摘要
    4. 建立課程大綱與單元知識點,用於教材編寫

進階技巧:跨領域學習加速器
需要快速掌握新技能(如數位行銷、程式設計)?批次導入該領域的熱門 YouTube 影片,幾分鐘內獲得系統化的學習路徑。

Gemini:多模態的報告生產線

  • 影片轉 SOP: 上傳操作錄影(軟體教學、實驗步驟),自動生成帶有時間戳的詳細操作指南
  • Deep Research: 輸入主題(如「元宇宙在教育的應用」),自動蒐集網路資料並生成學術級報告
  • 時間戳驗證: 總結 YouTube 影片時自動標註時間點,方便您核對內容真實性

批判思維練習:
生成報告後,追問:「請指出這份報告中三個可能存在的偏見或資料缺口,並提供改進建議。」


二、視覺內容:簡報與設計的效率革命

🎨 一鍵生成專業級簡報

Canva AI + ChatGPT 組合技

基礎流程(Canva 內建):

  • 使用「幫我設計」功能,描述主題(如「校園永續發展計畫」)
  • 選擇風格(專業/教育/創意)與頁數(最多 15+ 頁)
  • AI 自動生成大綱、內文、排版與配圖

進階流程(突破頁數限制):

  1. 在 ChatGPT 中生成 20-30 頁的詳細簡報大綱與內容
  2. 連接 Canva 帳號,讓 GPT 直接將內容送入 Canva 製作
  3. 在 Canva 中調整視覺風格與細節

批判提問範例:
「這份簡報的邏輯流程是否清晰?哪三頁內容可能讓聽眾感到困惑?請提供具體修改建議。」

📊 報告的多媒體轉換

Gemini Canvas:內容視覺化神器

將枯燥的文字報告轉換成:

  • 互動式網頁: 製作線上成果展示頁面
  • 資訊圖表: 將數據轉化為視覺化圖表
  • 音頻文件: 生成播客風格的語音摘要
  • 測驗題組: 自動產生評量工具

Google AI Studio Imaging:高解析度海報生成

  • 根據需求生成指定尺寸(如 9:16 海報)的圖片
  • 上傳參考圖,AI 分析構圖與風格後生成相似作品
  • 支援文字替換與元素調整

三、精進核心:從「接受」到「批判」的思維訓練

🧠 提示詞工程:品質控制的關鍵

系統提示詞(System Prompt)架構

避免簡單的「請幫我寫一份報告」,改用結構化指令:

【角色設定】你是一位有 10 年經驗的教育研究者
【目標】撰寫一份關於「AI 融入課堂」的實施建議書
【限制條件】
- 字數:3000-3500 字
- 必須包含三個實際案例
- 提供可執行的步驟清單
【輸出格式】使用 Markdown 格式,包含標題、副標題、項目符號
【驗證標準】每項建議需附上可評估的成效指標

提示詞優化器的應用

使用 OpenAI Prompt Optimizer 工具:

  1. 輸入您自己寫的提示詞
  2. AI 根據最佳實踐自動優化
  3. 獲得更精準、更完整的複雜提示詞

🎯 主動要求 AI 扮演「批評者」角色

思維訓練提問範例:

針對教案設計:

  • 「這份教案可能在哪些環節失去學生注意力?請給予 5 點具體批評。」
  • 「假設你是一位保守派教育工作者,請挑戰這份教案中三個最具爭議的設計。」

針對研究報告:

  • 「請找出這份報告中的核心論點,並質疑其背後的三個假設是否站得住腳。」
  • 「如果這份報告要投稿學術期刊,審查委員可能提出哪些批評?」

針對工作計畫:

  • 「這個計畫在執行時可能遇到哪些我沒想到的障礙?」
  • 「請以魔鬼代言人的角色,提出這個計畫失敗的五個可能原因。」

🔍 反幻覺策略:驗證與核對

三層驗證法

  1. 時間戳核對: 要求 AI 提供資料來源的具體位置(如影片時間點、文件頁碼)
  2. 交叉驗證: 用不同 AI 工具處理相同問題,比對答案差異
  3. 閉環環境: 處理重要文件時使用 NotebookLM,確保回答僅基於可信來源

學習輔導模式(Gemini)

  • AI 不直接給答案,而是透過提問引導您思考
  • 根據您的回應調整教學深度
  • 提供情境題測試理解程度

應用場景:

  • 學生:自主學習新概念時啟用此模式
  • 教師:設計教學活動前,用此模式檢驗自己的理解深度

四、工作流程自動化:時間管理的終極武器

⚙️ 減輕行政負擔的自動化設定

Gemini 預設操作(Preset Actions)

應用場景:

  • 每天早上 9 點推送「今日會議提醒 + 待辦事項優先序」
  • 每週一提供「本週重要公告摘要」
  • 每月底自動生成「月度工作成果報告草稿」

斜槓應用: 設定每天早上結合前一天新聞,提供 5 個社群媒體內容選題(適合經營自媒體的師生)

Google Opal:無代碼工作流

創建自定義 AI 應用,例如:

  • 自動抓取特定主題的近 48 小時新聞
  • 整理成帶有圖片的電子報
  • 定時發送到指定郵件清單

五、斜槓潛力:從校園到多元職涯

🎬 內容創作的降維打擊

Storybook JAM:知識轉化為繪本

  • 將複雜概念(如經濟學原理、科學實驗)轉化為故事繪本
  • 生成自然的 AI 語音(包含思考停頓)
  • 下載圖畫與音頻製作解說影片

應用場景:

  • 教學:製作學生易懂的概念動畫
  • 斜槓:經營教育類 YouTube 頻道
  • 推廣: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大眾科普內容

影片腳本生成器

使用 Gemini 生成完整的短影音腳本,包含:

  • 分鏡畫面描述
  • 台詞與情緒標註
  • 剪輯節點提示

批判練習:
生成腳本後問:「這個腳本在哪些片段可能失去觀眾興趣?請提供三個改善方案。」


六、10 大必備 AI 工具推薦

🏆 綜合型 AI 助手

1. ChatGPT(OpenAI)

  • 最佳用途: 文字創作、程式撰寫、邏輯推理
  • 進階功能: GPTs 自定義應用、DALL-E 圖片生成、Canvas 協作編輯
  • 學校應用: 教案撰寫、論文潤飾、程式設計教學

2. Claude(Anthropic)

  • 最佳用途: 長文分析、複雜推理、倫理判斷
  • 特色: 200K 上下文窗口、Artifacts 即時編輯
  • 學校應用: 研究報告分析、法規文件解讀、課程大綱設計

3. Gemini(Google)

  • 最佳用途: 多模態處理、YouTube 影片分析、即時資訊搜尋
  • 特色: Deep Research、Canvas、Story JAM、學習輔導模式
  • 學校應用: 影片轉逐字稿、資料視覺化、自動化工作流

📚 知識管理與研究

4. NotebookLM(Google)

  • 最佳用途: 基於資料來源的精準問答、避免幻覺
  • 特色: 支援 50 個資料來源、生成播客式摘要
  • 學校應用: 文獻回顧、課程資料整理、研究筆記管理

5. Perplexity AI

  • 最佳用途: 即時資訊搜尋、引用來源查證
  • 特色: 自動標註資料來源、Pro Search 深度研究
  • 學校應用: 時事研究、快速查證、新聞追蹤

🎨 視覺設計與簡報

6. Canva AI

  • 最佳用途: 簡報製作、海報設計、社群圖文
  • 特色: Magic Design、AI 圖片生成、繁體中文支援
  • 學校應用: 課程簡報、活動海報、學習單設計

7. Gamma

  • 最佳用途: AI 自動排版簡報、互動式文件
  • 特色: 輸入大綱即可生成完整簡報、支援網頁分享
  • 學校應用: 快速製作教學簡報、線上課程內容

🎥 影音創作

8. Descript

  • 最佳用途: 影片編輯、逐字稿生成、聲音克隆
  • 特色: 文字編輯影片、自動移除贅字、AI 配音
  • 學校應用: 線上課程錄製、講座影片剪輯、多語言字幕

9. Runway

  • 最佳用途: AI 影片生成、特效製作
  • 特色: Text-to-Video、影片修復、綠幕去背
  • 學校應用: 教學動畫製作、實驗演示影片

🔧 專業工具

10. Google AI Studio

  • 最佳用途: 自定義 AI 模型、批次處理、API 整合
  • 特色: Imaging 圖片生成、免費配額、程式碼範例
  • 學校應用: 客製化教學工具、自動化評分系統

七、實戰案例:從任務到成果

案例 1:30 分鐘完成一門課程大綱

任務: 設計「數位素養」通識課程

工作流程:

  1. NotebookLM:上傳 10 篇相關論文與教育部指引
  2. 要求生成: 12 週課程架構、每週主題與學習目標
  3. Gemini Deep Research:補充最新的數位素養趨勢報告
  4. Claude:生成每週詳細教案與評量方式
  5. 批判檢驗: 要求 AI 指出課程設計中可能的學生學習障礙
  6. Canva:生成課程宣傳簡報

案例 2:將 2 小時會議轉為行動方案

任務: 處理冗長的校務會議錄音

工作流程:

  1. Gemini:上傳會議影片,生成逐字稿與時間戳
  2. 要求分析: 提取決議事項、責任分配、時程規劃
  3. 批判提問: 「哪些決議缺乏明確的執行標準?」
  4. Gamma:將行動方案製作成視覺化的追蹤看板
  5. 自動化設定: 用 Gemini 預設操作在每週五提醒進度

案例 3:學生論文指導的效率提升

任務: 指導 10 位學生的畢業論文

工作流程:

  1. Claude:上傳學生論文初稿,進行結構分析
  2. 批判模式: 要求 AI 以審查委員角度提出 5 個質疑
  3. NotebookLM:建立每位學生的專屬筆記本,追蹤修改歷程
  4. 學習輔導模式:讓學生直接與 AI 對話,解答研究方法疑問
  5. 時間管理: 設定每週自動生成「學生進度摘要報告」

八、進階心法:成為 AI 協作高手

💡 心法一:永遠追問「為什麼」

AI 給出建議後,追問:

  • 「為什麼你選擇這個架構而不是另一個?」
  • 「這個論點的弱點在哪裡?」
  • 「有沒有反駁這個觀點的證據?」

💡 心法二:建立個人提示詞資料庫

將經過驗證的優質提示詞分類儲存:

  • 教學類(教案、教材、評量)
  • 行政類(報告、公文、計畫書)
  • 研究類(文獻回顧、數據分析)
  • 創意類(簡報、影片、社群內容)

💡 心法三:設定「AI 不能做」的界線

明確哪些任務不該完全交給 AI:

  • 最終決策: AI 提供選項,人類做決定
  • 情感互動: 學生輔導、同事溝通仍需人際溫度
  • 倫理判斷: 涉及價值觀的選擇需要人類智慧

💡 心法四:定期「AI 排毒」

每週安排時間:

  • 不使用 AI 完成一項任務,檢視自己的核心能力
  • 閱讀 AI 生成內容的原始資料來源
  • 與同事分享 AI 使用心得,交流批判性思考

結語:AI 時代的學習者與創造者

生成式 AI 不是取代我們的工具,而是擴展我們能力的夥伴。成功的 AI 使用者具備三個特質:

  1. 精準溝通者: 能用結構化提示詞引導 AI 產出高品質內容
  2. 批判思考者: 主動質疑 AI 答案,要求它扮演批評者角色
  3. 持續學習者: 將省下的時間投資在深度思考與創新探索

當您掌握這些進階技巧,AI 將成為減輕負擔的利器、激發創意的火花,甚至是開啟斜槓職涯的跳板。從今天開始,不只是「使用」AI,更要「精進」AI,讓它成為您專業成長路上最可靠的戰友。


📌 行動檢查清單

本週實踐目標:

  • [ ] 選擇一個 AI 工具深度試用三個進階功能
  • [ ] 建立一個個人提示詞模板資料庫
  • [ ] 完成一次「批判模式」對話,要求 AI 挑戰您的想法
  • [ ] 設定一個自動化工作流(如每日提醒或週報生成)
  • [ ] 與同事或同學分享一個 AI 應用技巧

下月挑戰目標:

  • [ ] 用 AI 完成一項過去需要 5 小時的任務,縮短到 1 小時內
  • [ ] 設計一個結合 3 種以上 AI 工具的工作流程
  • [ ] 開啟一個斜槓專案(如線上課程、自媒體、設計服務)

持續精進:

  • [ ] 每月研究一個新興 AI 工具
  • [ ] 每季更新個人 AI 使用策略
  • [ ] 每年檢視 AI 為您帶來的時間與價值提升

最後提醒: AI 是工具,思考是核心。當 AI 幫您節省 80% 的執行時間,請將這些時間投資在那 20% 最需要人類智慧的創造性工作上。這才是 AI 時代最重要的競爭力。 


相關資訊摘錄自以下影片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 10-12月,決定你未來高度的關鍵!創新育成中心強檔活動懶人包

各位好朋友~ 學期過了一半,你是否正尋找讓自己脫穎而出的機會? 創新育成中心為你準備了從十月一路延續到十一月的超豪華系列活動 !無論是 AI 應用實作、創業學長姐的真心話,還是互動式桌遊, 這裡有你強化實力、點燃靈感所需的一切! 而且場場活動,供餐吃飽飽,請洽詢有參加過的老師與同學, 真的超級無敵好吃, 腦袋也飽飽!    【特別預告:AI 創意競賽即將開跑!】 不容你不知,更不容錯過!中心即將舉辦  AI 創意競賽 ,而接下來的「AI 創新應用」系列講座,就是你最佳的賽前集訓! 想在競賽中大放異彩、贏得榮譽?現在就來卡位學習, 把知識變成你的致勝武器!  活動詳細介紹 (時間排序) ---   十月・打好基礎的關鍵月   --- 1. 創育午茶沙龍|創業沒有標準答案:聽見失敗的聲音 時間 :10/20 (一) 12:30 - 14:00 (己結束) 講師 :張宸寧 Irene|《斜槓 IC》創辦人、Podcast 主持人 你將學到 :成功固然美好,但失敗的經驗更為寶貴。Irene 將分享從轉職到創業的真實心路歷程,帶你看見「失敗」的價值。 2. 創育午茶沙龍|設計思考真的能改變人生? 時間 :10/22 (三) 12:30 - 14:00  (己結束) 講師 :許芷芸 Emma|國際生涯發展協會 (NCDA) 認證諮詢師 你將學到 :將設計思考應用於人生規劃!學習五步驟生活應用法, 重新檢視問題,為你的職涯與人生找到最佳方向。 3. AI 創新應用|從需求到產品:AI 創新創業的第一步 時間 :10/28 (二) 15:00 - 17:00  (己結束) 講師 :張憲騰 Hsien|阿憲好朋友創辦人、AI 系統導入專家 你將學到 :從市場需求洞察到產品開發的完整流程, 並透過實務案例,了解 AI 如何真正落地成為商業解決方案。 溫馨提醒 :  因含實作環節,人數上限 30 人 | 敬備餐點 | 請自備 Notebook。 4. 創育午茶沙龍|靈感就藏在日常裡:創業的第一步是觀察 時間 :10/29 (三) 12:30 - 14:00  (己結束) 講師 :洪靖琳 Kris|維思製作負責人 你將學到 :偉大的事業往往源於微小的發現。 學習如何從生活...

長庚科大跨處室共識營(一):赴正修與臺南美術館參訪交流

長庚科大跨處室共識營 赴正修與臺南美術館參訪交流 撰文 / 李興旺、鐘佩瑜 整理 / CHATGPT 為強化校內單位間的橫向溝通與資源整合, 長庚科技大學 於 114 年 8 月 21 日至 22 日舉辦「 樸實為本.創新共好 」跨處室共識營。本次活動由研發處統籌規劃,並邀集教資中心、國際處、食品暨化妝品安全研究中心及藥物研發中心等單位共同參與。由林鴻銘研發長親自帶隊,偕余怡珍主任、張曉雲國際長及林竫怡主任,連同各單位主管與同仁共 28 人,展開為期兩天的南部參訪與學習行程。 高雄正修科大 見學研究與國際標竿 第一日造訪高雄正修科技大學,由副校長兼研發長黃柏文率領研發處、教學發展中心、育成中心、產學中心及環境毒物與新興污染物研究中心等主管熱情接待。雙方針對特色研究中心「文物修護研究」及「環境毒物研究」、還有「僑生專班與國際招生」、「政府資源結合的創新育成模式」及「教學發展與經費管理」等主題深入交流。 正修科大在教育部高教深耕研究中心計畫中,憑藉文物修護與環境毒物研究兩大特色中心脫穎而出,成為全台少數由科技大學主持的重要研究據點;在國際招生方面,更獲教育部指派擔任 印尼國際招生基地總召,與崑山(菲律賓)、明新(越南)並列,展現卓越的國際化能量。其高教深耕計畫補助總額高達 2 億 4,766 萬元,在全台科技大學中名列前茅,為本校提供寶貴借鏡。 拜訪正修前會前會討論交流重點 長庚科大與正修科大主管群合影留念 參觀特色研究中心_文物修復研究中心 研發處 李香君組長針對修復技術提問 黃副校長回應有關於修復中心成立的原由 鄭世強修復師解析修復重點 鄭老師說明人才來源、市場規模與獨特性 黃副介紹修復的技術 黃副介紹正修珍藏文物(摸了會發財,大家都去摸了) 黃副解說不同的修技藝 黃副解說不同的修技藝 分組交流 研發與研究中心交流 推廣暨國際事務 交流 教資中心交流 臺南美術館 AI共創的未來提案 次日,本校參訪團續赴 臺南市美術館,觀摩「詠唱世──人工智慧給人類的一封挑戰信」AI 主題展。該展由策展人羅禾淋策劃,集結十三組跨領域藝術家,並以「AI 協作、AI 共存、AI 融合」三階段呈現人機共創的可能性。展覽強調 AI 已快速從科幻走入日常,不僅是輔助工具,更逐漸成為創作的夥伴,邀請觀眾重新思考藝術本質與人類角色定位。 對長庚科大而言,這場展覽不僅呈現 AI 在藝術層面的實際應用...

重點課程不容錯過🎯 一次掌握演講與簡報兩大關鍵技能!

🎯 一次掌握演講與簡報兩大關鍵技能! 在 Demo Day 舞台上,被看見的不是最會寫的人, 而是最會 說故事+視覺呈現 的團隊。 創新育成中心推出主題 「簡報 × 舞台」 完全攻略🔥 💡 場次一|Demo Day 生存指南:怎麼上台不怯場? 📅 2025/11/01(六) 🕘 09:30–17:30 📍 全人教室1樓 👤 講者:廖文碩 老師 (PPT.note 簡報仙貝共同創辦人) 立即報名 ➜ 🤖 場次二|人人都通用的 AI 簡報術 📅 2025/10/31(五) 🕢 17:30–20:30 📍 全人教室1樓 👤 講者:李承翰 老師 (ChatGPT Taiwan 共同創辦人) 立即報名 ➜ 🎁 連兩場參加=戰力 MAX! 內容輸出+上台表達一次練成,為年底活動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