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興旺 GEMINI整理
各位老師、職員與同學們:
生成式 AI 已從新奇技術,進化為我們日常工作與學習中不可或缺的「神隊友」。當我們習慣讓 AI 完成基礎任務後,真正的挑戰才剛開始:如何精進使用技巧,不僅追求「快」,更要追求「好」?如何培養批判性思維,將 AI 從一個答案生成器,提升為能激發創新的協作夥伴?
本文將針對校園常見任務,提供四大進階策略,幫助您駕馭 AI,從而減輕負擔、提升產出品質,並激發您的創新潛能。
策略一:資訊處理進化 — 從彙整到洞察
在準備教案、學術研究或撰寫報告時,讓 AI 成為您深度思考的催化劑。
1. 建立零幻覺的知識庫 (NotebookLM)
核心優勢: NotebookLM 是一個完全免費的研究工具,能上傳多達 50 個資料來源(文件、YouTube 連結等)。由於它只基於您提供的資料回答,能有效避免 AI 捏造資訊的「幻覺」,確保內容的準確性。
應用技巧:
結構化學習: 將多份研究報告或教學影片導入,要求 NotebookLM 生成心智圖(快速掌握架構)或摘要簡報(獲取 CEO 式的重點結論)。
跨領域速成: 想發展斜槓技能?將該領域的熱門 YouTube 影片批次導入,AI 能在幾分鐘內為您總結核心概念與知識體系。
2. 自動生成深度報告與 SOP (Gemini)
核心優勢: Gemini 強大的多模態能力,能理解影片、圖片與文字,並連結龐大的網路資訊。
應用技巧:
影片轉 SOP: 上傳一段操作錄影(如軟體教學、實驗流程),要求 Gemini 生成帶有精準時間戳的逐步操作指南 (SOP),方便您核對細節。
深度研究報告: 給予一個主題(如「永續發展目標在教育的應用」),Gemini 能執行 Deep Research,生成包含市場趨勢、前沿動態與具體思路的詳盡報告。
策略二:內容創作進化 — 從單一到多維
善用 AI 的整合能力,讓簡報與視覺內容的製作流程更高效、更具影響力。
1. 突破限制的專業簡報 (Canva AI + ChatGPT)
高效流程: 在 Canva 中使用「幫我設計」功能,輸入主題、風格與頁數,AI 將自動生成包含大綱、內文、排版與配圖的簡報。
進階技巧(突破頁數限制): 可透過 ChatGPT 帳號連接 Canva。先在 GPT 中生成更長、更詳細的文本內容(如 30 頁的完整腳本),再讓 GPT 將其無縫傳送至 Canva 製作簡報,有機會突破 Canva 內建的頁數限制。
2. 報告內容的視覺化轉譯 (Gemini Canvas)
應用技巧: Gemini 的 Canvas 功能,能將冗長的純文字報告一鍵轉換為網頁、資訊圖表、音頻 Podcast 或互動測驗。這對於將研究成果或複雜數據(如學生成績分析)轉化為易於理解的視覺化內容極為實用。
策略三:思維模式進化 — 從接受到批判
駕馭 AI 的最高境界,是學會精準提問,並將 AI 訓練成能給予您「批評」的諍友。
1. 下達「不容置喙」的系統指令
拒絕模糊: 避免「幫我寫個計畫」這類簡單指令。應使用包含角色設定、目標、實作指引、輸出格式的系統提示詞 (System Prompt),才能確保 AI 輸出高品質的結構化內容。
善用優化器: 使用 OpenAI 的 Prompt Optimizer 等工具,讓 AI 自動將您的簡單想法,優化成更完整、更專業的複雜提示詞。
2. 主動要求 AI 扮演批判者
引導創新: 不要滿足於 AI 給的「完美答案」。主動要求 AI 挑戰您的想法,才能激發真正的創新。
「請找出這份教案中的三個核心論點,並挑戰其背後的基本假設。」
「我寫的這份報告草稿,可能存在哪些邏輯漏洞或數據不足之處?請給我 5 點具體批評。」
深度學習輔導: 使用 Gemini 的學習輔導模式。它會用情境提問來測試您的理解程度,迫使您深度思考,而非被動接受資訊。
策略四:工作流程進化 — 從手動到自動
將繁瑣的重複性工作交給 AI,釋放您的時間與精力,專注於更有價值的事務,甚至開啟斜槓事業的可能。
1. 設定您的「自動化助理」
應用技巧: 利用 Gemini 的**「預設操作」(Preset Actions)** 功能,設定 AI 在指定時間自動執行任務。
行政應用: 每天早上自動總結未讀的重要郵件與今日會議行程。
斜槓潛力: 每天自動抓取特定主題的最新新聞,並生成 5 個社群媒體的內容選題。
2. 內容轉化與創意變現
複雜知識故事化: Gemini 的 Story JAM 功能,能將複雜概念(如經濟學理論)轉化為生動的繪本故事,並生成極度接近真人的旁白音檔,是製作知識型短影音的絕佳工具。
影片腳本生成: 對於想嘗試 Vlog 或短影音創作的師生,AI 能直接生成包含畫面描述、幽默台詞的完整腳本,大幅降低創作門檻。
🚀 十大常用 AI 工具推薦
除了上述提到的工具,以下清單能幫助您在不同場景下選擇最合適的 AI 夥伴:
| 工具名稱 | 主要功能與特色 |
| 1. ChatGPT | 最泛用的對話式 AI,適合文案寫作、程式碼生成、創意發想與摘要。 |
| 2. Perplexity AI | 「對話式搜尋引擎」,回答問題時會附上資料來源連結,非常適合學術研究與事實查核。 |
| 3. Claude | 以強大的長文閱讀和寫作能力著稱,適合處理和分析大量文本資料。 |
| 4. Notion AI | 整合在筆記軟體中,能協助整理思緒、撰寫草稿、製作待辦清單,是知識管理的利器。 |
| 5. Gamma | 專注於快速生成專業簡報與文件的 AI 工具,能將簡單文字轉為精美設計。 |
| 6. Midjourney | 頂級的 AI 繪圖工具,能生成極具藝術感和真實感的高品質圖像。 |
| 7. Stable Diffusion | 開源的 AI 繪圖模型,提供高度客製化與控制能力,適合進階使用者。 |
| 8. Suno / Udio | AI 音樂生成工具,只需輸入歌詞或風格描述,就能創作出完整的歌曲。 |
| 9. ElevenLabs | 提供極度逼真的 AI 語音生成與聲音複製功能,適合製作有聲書或影片旁白。 |
| 10. Consensus | 學術研究專用 AI,能從超過兩億篇的學術論文中,快速找到基於證據的答案。 |
結論
成功的 AI 使用者,不是被動地複製貼上指令,而是能透過結構化指令和主動要求批判,引導 AI 輸出更精準、更有洞察力的結果。持續精進您的 AI 應用策略,不僅能顯著提升工作與學習效率,更能培養面對未來挑戰所需的創新與批判性思維。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