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師與大家合照、甚至吸引到校外的朋友來聽 |
週一的午後,風神颱風正席捲著林口與龜山地區。窗外是狂風暴雨,強勁的風勢幾乎要將路人推著走,傘花一朵朵在風中夭折,褲管也早已濕透大半。然而,再惡劣的天氣,也未能澆熄同學們的熱情。在長庚科大的圖書館草創堂裡,空氣中不僅瀰漫著午餐的香氣,更有一股不畏風雨、對未來知識的渴望。
在這特別的一天,由研發處創新育成中心主辦的【創育午茶沙龍】如期舉行。講者張宸寧(Irene Chang)老師帶來的,並非一碗熱騰騰的心靈雞湯,而是一場在風雨中更顯珍貴的真實分享——關於「聽見失敗的聲音」。
從兩百萬年薪到一萬八的起點,什麼是真正的資產?
「創業不是只有喜事,更多時候,悲劇經常上演。」 Irene老師一開場就打破了眾人對創業的美好濾鏡。她以自身為例,頂著台大財金系的光環,手握年薪近兩百萬的工作邀約,但她卻選擇了一條充滿未知與挑戰的路。她想問的,也是在場所有同學該思考的是:當我們拿掉學歷與頭銜,什麼才是能跟隨自己一輩子的「資產」?
答案,是「經驗」。在她看來,透過擔任職涯顧問,輔導超過百位從青年到中年的真實人生故事,所積累下來的實戰智慧,遠比任何一張證照都來得寶貴
這份體悟,來自於一段極其真實的谷底經歷。在公司成立的前三個月,儘管她上線了官網、開賣課程、剪了15支短影音,收入卻僅有 18,000元,同期的成本支出更高達 300,000元
| 宸寧老師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 |
創業者的修煉:在成本最低的年紀,犯最值得的錯
對於台下仍處於探索階段的學生,Irene老師給出了最誠懇的建議:「在學生時期,盡可能地去試,去犯錯。」她鼓勵大家,趁著失敗成本最低的黃金時期,去接觸所有感興趣的領域,因為每一次的「不喜歡」、「做不來」,都是在為未來刪去錯誤的選項。
| 同學認真聽、手機做筆記 |
| 同學認真聽、頻頻點頭 |
創業者的修煉:一顆強大的心臟與敏銳的雙眼
當然,創業不只是紙上談兵,更是一場修煉。這需要一顆強大的心臟與一雙敏銳的雙眼。
Irene老師分享,當你開始嶄露頭角,質疑與負評便會隨之而來
而創意的來源,往往藏在最不起眼的生活細節裡。創新育成中心李興旺經理有感而發,分享了國外用廢棄頭髮吸附海上漏油、用平價材質重新定義婚戒價值的案例,告訴我們:「痛點,就是商機的起點。」 一個偉大的發明,可能就源自於你對日常不便的觀察與一顆願意解決問題的心。
| 師生聚會神在圖書館的放映室聽聽創業家的失敗故事 |
| 老師提問對於轉職的建議、創業那3個月的18000真的好難 |
活動的最後,留在空氣中的不只是問題的答案,而是更多的可能性。這不只是一場講座,更像是一次溫柔的提醒:在追逐成功的路上,別忘了傾聽那些失敗的聲音,因為那裡,才藏著最寶貴的成長地圖。而Idene老師最後也將她不變的信念送給大家: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