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的火苗,在日常裡悄悄燃起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創意,從來不是憑空的閃現,而是生活裡不斷的觀察、思索與實踐。
9 月 24 日的中午,長庚科技大學 D505 教室裡瀰漫著輕鬆的午茶氛圍。這一天,創新育成中心邀請到自媒體創作者、行銷與職涯講師 鄧舒澤(May Teng)老師,以「聊聊創業大小事」為題,與師生共談如何在日常裡捕捉靈感,並建立屬於自己的「靈感資料庫」。
| May Teng 分享靈感汲取術 |
鄧老師以自身經驗為起點,她說創意不是天生的禮物,而是刻意練習的結果。她比喻:「創意就像樂高積木──先看、再拆、再組合。」學生們在互動練習中,以 IKEA 促銷活動、無酒精音樂祭為案例,嘗試重寫訊息、轉換表達,讓看似平凡的元素,重新組合出新鮮的火花。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同學們在 IKEA 案例的發想。有組學生把「瑞典肉丸」與「療癒小物」結合,再搭配情緒價值,提出一則能引動女性消費族群的廣告概念,引來會場一片掌聲與笑聲。這一刻,大家都感受到,創意不再遙不可及,而是可親近、可練習的日常技藝。
隨後,鄧老師又分享 AI 與短影音的「流量密碼」。從懸疑、極端到否定,她帶領學生實際操練標題發想,讓大家立即體會到「如何讓內容更容易被看見」。那是一種「即學即用」的力量,使創意不僅停留在靈光乍現,而是能化為日常的工具。
| 學生仔細聆聽老師的分享與學習如何操作 |
這場沙龍共有 15–20 位參與者,學生約 10 位,其餘則是老師。或許人數不多,但正如一點火星,也足以點燃新的想像。護理系的同學說,平時課程多在專業裡打轉,鮮少聽到行銷與自媒體的故事;也有老師表示,這樣的思維訓練能啟發教學上的新可能。於是,會場內外,都有了更多聲音的交流與迴響。
| 護理系老師也來一起學習,帶回不同的想法與體驗 |
創新育成中心希望,這樣的午茶時光,能逐步形塑校園的創育文化——讓不同專業的聲音相互拉鋸、彼此碰撞,激盪出更多不一樣的火花。未來,還將規劃心理議題講座、AI 創意競賽與假日工作坊,邀請同學們一起跨出那一步,把靈感化為行動。
“Creativity is intelligence having fun.” —— Albert Einstein
當創意成為一種玩樂般的智慧,我們也才真正走進了屬於自己的廣闊天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