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遊戲開始,理解創業:一場精簡卻真實的模擬體驗
在重複中,看見創業的真實面貌
「真正的學習,不是知道,而是親身經歷。」——約翰.杜威
指針轉動的那一刻,教室裡響起輕微的笑聲與低語。
沒有人料到,一場看似遊戲的練習,竟能如此貼近真實創業的節奏。
這就是長庚科大「創創TALKs」系列講座的魅力——讓創業,先從「玩」開始。
| 錡想設計創辦人 廖佑軒老師 |
這回的主講人,是來自台科大應用科學程、同時身為 「錡想設計」創辦人 的 廖佑軒 老師。
更特別的是,他仍是一名學生——一邊就學、一邊創業,邊做邊改、邊學邊調整。
他笑著說:「創業沒有完美的時機,只有願意開始的勇氣。」
而這份「邊走邊學」的精神,也成為當天桌遊活動的核心主題。
♟️ 在重複中淬鍊核心能力:創業初期的殘酷與幸運
這場創業桌遊中,多數師生都是第一次接觸商業模擬。
對「產、銷、人、發、財」的運作幾乎全然陌生。
青創十力「精簡版」遊戲雖簡短,卻層層堆疊出真實創業的挑戰:
開局時,每組團隊抽到不同公司卡牌與天使投資金(從 120 萬到 270 萬不等)。
有人順風啟程,有人一開始就得精打細算。
當規則還沒完全搞懂時,遊戲便已啟動——正如創業從來不等人。
「為什麼又在做一樣的事?沒有新的改進嗎?」有學生問。
廖老師笑著說:「創業,就是在重複中找到節奏、在修正中發現方向。」
這三小時的體驗,讓大家經歷了創業的縮影:
- 資金短缺:與廠商洽談時,現金流永遠是最大壓力。
- 投資風險:投資人臨時抽銀根,公司瞬間陷入「往生當場」。
- 市場變動:主持人隨時拋出「風險事件卡」——金融海嘯、員工罷工、地震災害……
儘管只是模擬,卻讓所有人深刻體會:
創業,不是一場爆發,而是一種耐力。
最終,最高團隊結算現金達 1,135 萬元。那份笑容,不只是贏得遊戲的喜悅,更是理解現實後的篤定。
| 第二組以 $1135萬元拿下全場冠軍 |
🌱 從桌上遊戲到真實舞台:讓創業魂持續發光
當遊戲落幕,廖老師說了一句讓全場點頭的話:
「入了寶山,不要空手而回。」
這不只是一場桌遊,而是一場思維的練習。
它讓學生看見:創業不在遠方,而在每一次嘗試、每一次重來。
這正是長庚科大創新育成中心的初衷——用體驗打開行動,用學習累積能量。
🚀 創育中心暖心預告|下一波實戰課程與競賽
- 11/11~13專利申請與 DISC 人格分析 學習智財保護;透過 DISC 了解團隊人格特質,優化分工與決策。
- 11/07(五) 創業沙龍:醫護人員的創業之路 醫護背景創業家分享實戰經驗,從醫療視角聊創業。
- 11/12(三) 創業沙龍 × 現金流挑戰 結合創業對談與現金流遊戲,體驗公司經營節奏。
- 12/06(五) 商業計畫書撰寫工作坊 專業顧問帶領撰寫具實戰力的商業企劃書。
活動最後,廖老師也勉勵大家——
「競賽,就是最好的練功場。」
從校內到全國,再到國際,
只要願意持續練功,腦海中的細碎點子,終將被串連成真實的事業。
「我們玩遊戲,不是為了逃避現實,而是學會更勇敢地面對它。」——雪莉・希爾弗斯坦
留言
張貼留言